誰該為藍天付出代價

24七月09

近年政府經常使用同一招數,利用一個普羅市民認同的大原則,將極具爭議性的問題及政策包裝於其中,目的就是以大原則作為一塊「遮醜布」,希望市民在認同大原則的情況之下,糊里糊塗地忽視了政策之中的細節,讓政府可以蒙混過關…事實上,面對這種伎倆,傳媒是有責任詳細的審視政府所提出的不同政策,並將穩藏在細節之中的魔鬼揪出來暴露於公眾的目光之下,讓你我可以一同參與討論,從而修正政府所犯下的錯誤…

然而,在速食文化盛行的香港,我們每多不求甚解,但求速速表態,這種情況,在不少的街頭訪問之中可以說是屢見不爽…就例如政府昨天推出「空氣質素指標檢討公眾諮詢」,電視台即時到街頭上拉著一個「張三李四」,要他們表態…結果得出的結論就是「為了空氣質素的改善,付出一點的代價沒有所謂」…這些回應,回應者根本未有時間詳細審視整份文件的內容,他們於是想當然地在「環保大原則」之下發表本身意見,結果透過影響力龐大的電子傳媒向公眾發放,做成了市民支持政府建議的假象…

在此,姑且先不談文件之中兩個最大的爭議點,即「增加使用天然氣作為發電燃料的比重」以及「提早淘汰舊式車輛」…我們先看看這十九個建議…

http://www.info.gov.hk/gia/general/200907/23/P200907230081.htm

在這十九項的建議之中,我們看到政府分開了四個不同的類別,然而,我們卻找不到有任何一個措施,是針對我們其中一個主要的空氣污染來源:跨境污染…相信不少的看倌都明白,今時今日香港空氣污染的主要源頭,並不單純就是本地的能源應用以及交通運輸的問題,有相當一部份的污染物是越過深圳河飄過來香港的…我們在提出一系列的改善措施之時,竟然沒有一項是針對這一個主要污染源頭…這是否一個合理的情況…我們是否可以加入一個「與廣東省政府合作,以解決跨境污染問題」的「廢話」建議…at least…

之後另一個問題,香港的空氣污染嚴重的其中一個主因,是市區內的空氣愈來愈不流通,以至空氣之中的污染物歷久不散,而做成空氣愈來愈不流通的原因,是我們市區內建築密的密度愈來愈高所致…我們看到政府單純把空氣污染的問題收窄到能源應用及交通運輸的層面,卻沒有在樓宇密度的問題上提出任何的意見,當然…因為這個樓宇密度的問題是由陳智思的可持續發展委員會負責…結果就把這個無官一身輕的陳智思當成爛頭卒,去和全港的發展商周旋,政府則閃在旁邊清涼清涼…

在我們go into the detail去看這些建議之中的問題,揪出其中的魔鬼之前,我們可以先看看,其中被消去的一些項目…如果再有時間的話,AK會進一步看看建議之中的問題…



No Responses Yet to “誰該為藍天付出代價”

  1. 發表迴響

發表留言